从恐美怯战到华为路线 中企为何支持习打贸易战

中美贸易谈判在陷入僵局之后,似乎出现了转机。9月5日,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刘鹤应约与美国贸易代表莱特希泽(Robert Lighthizer)、财政部长努钦(Steven Mnuchin)通了电话,将于10月重启谈判。 中美贸易谈判的重启,让中美两国企业家们暂时松了一口气。中美的企业家们可谓是最大的苦主。

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最近的一份研究报告预估,中美贸易战会让美国公司和消费者损失30亿美元,并造成每月14亿美元的经济活动损失。另一边,中美贸易战也造成超过500万间中国企业倒闭。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2019年2月份全国失业率为5.3%,创下两年新高。

自2018年开始,美国不少企业巨头自2018年以来一直开始不断向特朗普(Donald Trump)政府进行游说和施压。值得注意的是,中国企业在应对贸易战上明显与美国企业有着较大的差异,这其中中国企业还经历了不小的变化。



中美开打贸易战,双方企业可谓是最大的苦主。()


中国企业从恐慌到“一致对外”



事实上,在中美贸易战初期,在中美贸易摩擦初期,中国资本市场弥漫着恐慌的情绪。当时,中国企业在主要表现出了三种不同的形式。

第一种,“绑架”北京政府,中兴公司为代表性的例子。中兴因为违反美国对伊朗的出口禁令,而遭处罚被禁购买美国芯片。该公司在遭到美方制裁后立即向北京“求救”。习近平2018年5月与特朗普通话谈及中兴,中国贸易代表团更在之后的贸易谈判中与美国代表就中兴进行了交涉。

第二种,借舆论向政府“抱怨”。中兴是国有企业,在贸易战中受到美国处罚有北京政府庇护,但其他民营企业并无此“背景”。可以说,他们承受着比中兴等国有企业更大的恐惧。在如此氛围下,中国舆论场上“国进民退”、“民营退场论”的舆论其实反映的就是中国民营企业的恐慌情绪,以及各大企业希望得到北京庇护,向北京政府“施压”的一种手段。

第三种,自己扛。这一类型的企业并不多见,华为是最典型的代表。在美国打压华为初期,华为一直企图与北京政府进行“分离”,华为创始人任正非此前受访时一直坚持表示“华为撑得住”,不希望北京政府为华为放弃利益。

在贸易战初期,如同华为如此“硬气”的企业并不多见,但随着中美贸易战越演越烈,中国各大企业开始走上了“华为”路线,甚至还出现了“团结”的气象。


任正非在面对中美贸易战,表现出了刚硬。(AP)

联想董事长柳传志在应对中美贸易战上,也开始学习“华为”模式。(VCG)

马云警告美国,若特朗普继续开打贸易战他将不会实现为美国提供就业的承诺。(VCG)

中国互联网巨头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曾向美国政府发出了警告:“若美国继续一意孤行,那么他曾经许下的‘为美创造百万就业’的承诺随时作废。”

中国农业巨头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也向媒体表示,不希望中美爆发贸易战,但同时也已做好准备通过多元化的采购和配方来减少冲击。

中国科技巨头联想董事长柳传志2019年8月17日在最新的中国企业家论坛上直言,“极端势力在逼我们向世界脱钩,特别是在高科技领域,逼我们封门。这是痴心妄想,我们一定要坚持改革,坚持开放,坚持国际化。”

从 “中兴绑架政府”到“国进民退” 再到“团结抗美” 。中国市场虽然还会出现震荡,但总体来说恐慌情绪已经淡化,耐受力开始呈现。中国企业有此变化并非毫无缘由,这主要与以下两点有关。



中国企业为何“逆转”

首先,华为事件彻底打破了中国企业家们对中美贸易战的幻想。

从华为首席财务官孟晚舟在加拿大被拘留,到美国企图联合各国盟友围剿华为第五代移动通讯技术(5G)勒令谷歌、英特尔等企业禁止与华为合作,美国对华为的恶意让中国企业意识到,特朗普发动贸易战,打压中兴、华为最终的目的并非如他所言的扭转贸易逆差,并不是只想让中国在贸易上让利,而是要打压中国崛起,拉开中美长期博弈的序幕。美国政府在贸易问题上的反复无常便是最好的例证。


特朗普与中国开打贸易战,他在国内也承受不小重压。(Reuters)

在受到美国处罚后,中兴此前希望中国政府出手“相救”。(新华社)

从中兴到华为,让中国企业家意识到了美国的恶意。(VCG)

换而言之,这场博弈,不仅仅关乎贸易,更是两国结构性矛盾的爆发,也是中国国运之战。对中国企业而言,在这一时刻之下,北京政府是他们在这场博弈中国的唯一保护伞,唯有中国扛过贸易战,中国经济和企业才能得到喘息,才能有发展。北京政府与各大企业两者之间存在“一荣俱荣一毁聚毁”的关系,这也是中国企业愿意“团结”的重要原因。

其次,中国也一直出台政策保障中国民企的利益。

从2018年开始,中国明显加快了国内降税减费的进度。2018年中国全年减税降费规模约为1.3万亿元(1元等于0.17美元),超出原定目标(1.1亿元)。2019年的减税降费规模将进一步扩大。1月份开始扩充了个人所得税的减税项目,并开始面向中小微企业实施减税。

数据显示,从4月1日起,中国制造业等行业增值税税率将由16%降至13%,交通运输业和建筑业等行业增值税税率将由10%降至9%。

与此同时,在对外贸易上也加快了改革的步骤。不仅加速度,在3个月内通过三次审议制定了《外商投资法》加强本地外资保障,还新设了18个自贸区,以优惠税收或豁免关税的方式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促进中国对外进出口贸易的增长。

此外,为了支持民营和中小企业参与中国力推的“一带一路”倡议,北京政府出台了不少惠企政策。例如,将企业在新兴市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参加展会、进行商标注册和专利申请的资金支持比例提高到70%。取消对境外注册商标支持数量的限制,大幅提高管理体系认证、产品认证项目的支持限额等。

习近平更是在2018年11月的民营企业座谈会上出台的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优惠政策。在中美贸易战进出口受损的情况下。中国国务院办公厅8月28日《关于加快发展流通促进商业消费的意见》对外公布20条措施,以此刺激消费。

9月6日,中国中央银行宣布,为支持实体经济发展,降低社会融资实际成本,决定于9月16日全面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同时,再额外对仅在省级行政区域内经营的城市商业银行定向下调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

从减税降费到设立贸易区等举措,再到各种惠企政策的出台。北京一步一步的用各种政策和优惠安抚中国民间企业的不安,尽可能缓解各大企业在中美贸易战中受到的冲击。 习近平和北京政府的实际行动一定程度上安安抚了部分企业的“不安”,这也是中国企业较美企低调许多的重要因素。

推荐阅读